文: 千万里。
阳春四月,书香正浓。每年此时,神州大地都会掀起全民阅读的热潮,倡导各族人民、无论老幼,亲近纸墨,重拾阅读纸质书籍的温馨与沉静,让书香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浓厚的读书氛围里,我们阜新市的残疾人群体也从未缺席,以独特的方式积极响应,让阅读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我们阜新市的残疾人朋友中,活跃着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线上家园——“阜新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微信群。这个群,不仅是我们交流文学感悟的平台,更是我们心灵休憩的港湾。群里的成员们,虽然身体各有不便——多数是肢体残疾的朋友,也有几位视力障碍的伙伴——但对文学的热爱,如同无形的纽带,将我们这群背景各异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个群的发起人与核心人物是许影大姐。她本人也是一位残疾人,大约四十几岁年纪,温和而坚定。她在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图书阅览室工作,日日与书为伴,对文字有着深厚的情感。正是她,怀着对文学的热忱和对残疾人群体的深切关爱,敏锐地察觉到大家对精神交流的渴望,于三年前创建了这个线上平台。她的倡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了层层涟漪,得到了众多残疾朋友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加入这个温暖的集体,分享阅读的快乐,交流创作的心得。如今,群成员已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60余人,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活跃的小社群。
平日里,群内翰墨飘香,学习氛围浓厚。许多群友不仅热爱阅读,更笔耕不辍,将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经历、喜怒哀乐凝结成文字,或是深情的散文,或是凝练的诗歌,或是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然后踊跃地分享到群里,供大家品读、聆听。群里时常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书香四溢的文化气息。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那些由残疾朋友们创作的原创作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写作训练,甚至可能因为身体的原因,连打字都异常艰难。然而,他们笔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的却是无比真挚的情感与撼动人心的生命力量。这些作品常常让我深受触动,有时甚至会忍不住潸然泪下。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是发自肺腑的呐喊与低语。阅读这些作品,总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催人奋进的力量,它无声地鼓舞着每一位读者,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平凡中发现不凡。
这些文字共同传递着一个鲜明而有力的主题:“我们身残,但志不残;我们或许肢体不便,或许感官有缺憾,但我们拥有健全的头脑和不屈的心灵。我们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拥有无限潜能、渴望创造价值的个体。”字字句句,都彰显着“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坚韧信念,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不懈渴望。可以说,每一位残疾人群友都是一道独特的生命风景线,他们用文字谱写的,便是一曲曲歌颂生命、传递温暖与力量的爱的颂歌,是向命运发出不屈挑战的最强音。
而每逢四月“全民读书月”,这个群更是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事——为期二十一天的“读书打卡”活动。这个活动通常从4月1日准时开始,持续到4月21日结束。这段时间,群里比平日更加热闹活跃。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深夜的宁静时分,总能看到或听到群友们积极参与的身影和声音。大家自发地来到群里“签到”,并通过发送语音或文字的方式,分享自己正在阅读的内容片段或心得感悟。
所读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人沉浸于中外文学名著的经典世界,细细品味大师的智慧;有人钟情于朗诵优美的散文诗歌,用声音传递文字的韵律只美;有人关注时事热点,分享深度剖析的文章,引发思考与讨论;也有人喜爱品读短小精悍、意味深长的微型小说。而我个人,尤其偏爱聆听群友们分享的原创作品,那些带着生活温度和独特思考的文字总能给我带来别样的启示与感动。
作为这项活动的热心支持者,我本人已经连续三年参与其中。活动期间,我每天都会坚持在群里朗读一至两篇文章。一个活动周期下来,累计朗读的篇目也有数十篇之多。与许多朗读经典或他人作品的群友稍有不同的是,我更倾向于将自己辛苦创作的、涵盖不同题材(如生活随笔、社会观察、个人感悟等)的十几篇乃至几十篇文章,通过自己的朗读分享给大家。我深知群里许多朋友和我一样,珍视这种源自生活、发自内心的原创声音。因此,我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既能回应大家对原创内容的喜爱,也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新鲜的听觉体验和思想的碰撞。我相信,这种真诚的分享与交流,正是我们这个群体的宝贵之处。
必须承认,我们的朗读或许不够专业流畅,发音吐字有时会显得有些磕磕绊绊,语调也可能缺乏抑扬顿挫,甚至带点“照本宣科”的生涩感。然而,这份朴拙背后,是每一位参与者十足的劲头和满满的用心。大家在朗读时,都尽可能地投入情感,努力将文字中的意境传达出来。正是这份不加修饰的真诚与全情投入,让每一次的朗读都充满了独特的感染力,温暖着彼此的心房。
因此,每当为期三周的活动落下帷幕,大家心中总萦绕着一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情愫,仿佛一场美好的约会刚刚结束。这项读书活动完全是自愿参与,没有任何物质奖励或金钱鼓励,每个人都是凭着对阅读的热爱和对集体的归属感而来。大家看重的是过程本身——那份沉浸于书香世界、共同学习进步、相互鼓励支持的美好体验。
读与听,是知识传递与吸收的两种重要方式。在这个充满爱的群体里,每一次的分享与聆听,都在无形中丰富着我们的知识储备,拓宽着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给予我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力量。
此刻,又是一年四月天,我们群里的读书打卡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群里每天从早到晚,都能听到或看到新的分享,朗朗书声与敲击键盘的文字分享交织在一起,在线上空间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流淌在每一个群成员的心间。
“知识就是力量,阅读充盈生命。”衷心祝愿“阜新残疾人文学爱好者”群里的每一位朋友,都能在这书香的持续浸润下,不断汲取前行的勇气与智慧,不畏生活中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向阳而生,做自己生命中的强者!愿幸福、平安、健康永远伴随大家左右!
目录
文: 千万里。
阳春四月,书香正浓。每年此时,神州大地都会掀起全民阅读的热潮,倡导各族人民、无论老幼,亲近纸墨,重拾阅读纸质书籍的温馨与沉静,让书香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浓厚的读书氛围里,我们阜新市的残疾人群体也从未缺席,以独特的方式积极响应,让阅读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我们阜新市的残疾人朋友中,活跃着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线上家园——“阜新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微信群。这个群,不仅是我们交流文学感悟的平台,更是我们心灵休憩的港湾。群里的成员们,虽然身体各有不便——多数是肢体残疾的朋友,也有几位视力障碍的伙伴——但对文学的热爱,如同无形的纽带,将我们这群背景各异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个群的发起人与核心人物是许影大姐。她本人也是一位残疾人,大约四十几岁年纪,温和而坚定。她在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图书阅览室工作,日日与书为伴,对文字有着深厚的情感。正是她,怀着对文学的热忱和对残疾人群体的深切关爱,敏锐地察觉到大家对精神交流的渴望,于三年前创建了这个线上平台。她的倡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了层层涟漪,得到了众多残疾朋友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加入这个温暖的集体,分享阅读的快乐,交流创作的心得。如今,群成员已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60余人,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活跃的小社群。
平日里,群内翰墨飘香,学习氛围浓厚。许多群友不仅热爱阅读,更笔耕不辍,将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经历、喜怒哀乐凝结成文字,或是深情的散文,或是凝练的诗歌,或是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然后踊跃地分享到群里,供大家品读、聆听。群里时常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书香四溢的文化气息。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那些由残疾朋友们创作的原创作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写作训练,甚至可能因为身体的原因,连打字都异常艰难。然而,他们笔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的却是无比真挚的情感与撼动人心的生命力量。这些作品常常让我深受触动,有时甚至会忍不住潸然泪下。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是发自肺腑的呐喊与低语。阅读这些作品,总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催人奋进的力量,它无声地鼓舞着每一位读者,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平凡中发现不凡。
这些文字共同传递着一个鲜明而有力的主题:“我们身残,但志不残;我们或许肢体不便,或许感官有缺憾,但我们拥有健全的头脑和不屈的心灵。我们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拥有无限潜能、渴望创造价值的个体。”字字句句,都彰显着“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坚韧信念,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不懈渴望。可以说,每一位残疾人群友都是一道独特的生命风景线,他们用文字谱写的,便是一曲曲歌颂生命、传递温暖与力量的爱的颂歌,是向命运发出不屈挑战的最强音。
而每逢四月“全民读书月”,这个群更是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事——为期二十一天的“读书打卡”活动。这个活动通常从4月1日准时开始,持续到4月21日结束。这段时间,群里比平日更加热闹活跃。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深夜的宁静时分,总能看到或听到群友们积极参与的身影和声音。大家自发地来到群里“签到”,并通过发送语音或文字的方式,分享自己正在阅读的内容片段或心得感悟。
所读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人沉浸于中外文学名著的经典世界,细细品味大师的智慧;有人钟情于朗诵优美的散文诗歌,用声音传递文字的韵律只美;有人关注时事热点,分享深度剖析的文章,引发思考与讨论;也有人喜爱品读短小精悍、意味深长的微型小说。而我个人,尤其偏爱聆听群友们分享的原创作品,那些带着生活温度和独特思考的文字总能给我带来别样的启示与感动。
作为这项活动的热心支持者,我本人已经连续三年参与其中。活动期间,我每天都会坚持在群里朗读一至两篇文章。一个活动周期下来,累计朗读的篇目也有数十篇之多。与许多朗读经典或他人作品的群友稍有不同的是,我更倾向于将自己辛苦创作的、涵盖不同题材(如生活随笔、社会观察、个人感悟等)的十几篇乃至几十篇文章,通过自己的朗读分享给大家。我深知群里许多朋友和我一样,珍视这种源自生活、发自内心的原创声音。因此,我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既能回应大家对原创内容的喜爱,也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新鲜的听觉体验和思想的碰撞。我相信,这种真诚的分享与交流,正是我们这个群体的宝贵之处。
必须承认,我们的朗读或许不够专业流畅,发音吐字有时会显得有些磕磕绊绊,语调也可能缺乏抑扬顿挫,甚至带点“照本宣科”的生涩感。然而,这份朴拙背后,是每一位参与者十足的劲头和满满的用心。大家在朗读时,都尽可能地投入情感,努力将文字中的意境传达出来。正是这份不加修饰的真诚与全情投入,让每一次的朗读都充满了独特的感染力,温暖着彼此的心房。
因此,每当为期三周的活动落下帷幕,大家心中总萦绕着一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情愫,仿佛一场美好的约会刚刚结束。这项读书活动完全是自愿参与,没有任何物质奖励或金钱鼓励,每个人都是凭着对阅读的热爱和对集体的归属感而来。大家看重的是过程本身——那份沉浸于书香世界、共同学习进步、相互鼓励支持的美好体验。
读与听,是知识传递与吸收的两种重要方式。在这个充满爱的群体里,每一次的分享与聆听,都在无形中丰富着我们的知识储备,拓宽着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给予我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力量。
此刻,又是一年四月天,我们群里的读书打卡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群里每天从早到晚,都能听到或看到新的分享,朗朗书声与敲击键盘的文字分享交织在一起,在线上空间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流淌在每一个群成员的心间。
“知识就是力量,阅读充盈生命。”衷心祝愿“阜新残疾人文学爱好者”群里的每一位朋友,都能在这书香的持续浸润下,不断汲取前行的勇气与智慧,不畏生活中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向阳而生,做自己生命中的强者!愿幸福、平安、健康永远伴随大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