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来源和习俗你都知道吗?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节起源 标题 3


七夕节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对时间、对数字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传说完整由来


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大东》里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最早出现“牵牛”、“织女”二词的记载,但没有故事因素。据考证,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是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而情节又较为完整且最早的作品。曹丕《燕歌行》也有“牵牛织女遥相望”之句。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载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荆楚岁时记》中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就较为完整而更富有神话意味:“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又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至此,这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爱情悲剧故事才归于完整。


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早在远古时代,古人观察星象发现天上有两颗被银河相隔,但是又非常明亮的星星,结合当时男耕女织的社会背景,分别叫作牛郎星与织女星。


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春秋命历序》:“日月五纬俱起牵牛”,《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昬翼中,旦婺女中”。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佢诞辰。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对时间数字的崇拜


七夕除了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之外,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很强的时间感。我国古代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在民间,七数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即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此外,因“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算盘上,“七”又是每列的珠数。“七”,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而“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习俗 标题 3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大家知道七夕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七夕节的习俗。


喜蛛应巧


这是一种比较早期的乞巧方式,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人们会把蜘蛛装在盒子里或用碗盖住,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乞得巧。例如,根据蜘蛛是否结网来判断,若结网则表示乞得巧;或者根据网结的多寡来判断,网结得越密表示乞得巧;还有根据蛛丝是否穿过针孔来判断,若穿过针孔即为乞得巧。乞得巧的人会感到欢天喜地,而未能乞得巧的人则可能感到沮丧哀叹。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节的一个传统游戏。每逢七夕,妇女们会参与穿针乞巧的游戏,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妙的手艺。女子手持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针孔,借助月光将线迅速穿过针孔,完成全部穿过的人被称为“得巧”。


拜魁星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晒书晒衣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汉族七夕节的一项习俗。在七夕节前几天,人们会在小木板上铺上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长出嫩苗,然后再摆放小茅屋和花木,模拟田舍人家的村落。这被称为“壳板”。还有人用绿豆、小豆、小麦等浸泡在碗里,待其长出寸高的芽后,用红蓝彩线扎成一束,叫作“种生”,也被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


拜织女


七夕节还有拜织女的习俗。在拜织女的仪式上,人们会在案前烧香,然后围坐在桌前,一边享用花生和瓜子,一边朝着织女星座默默祷告。年轻女子祈求自己容貌美丽或嫁个如意的丈夫,而已婚妇女则祈求早生贵子等。这个仪式通常会持续到深夜才结束。


七夕诗词 标题 3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发表于:2024-08-11 09:09
8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