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说二十四节气:立秋,秋季开始,看看你知道哪些知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立秋意味着进入秋天,天气逐渐转凉。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在古代社会中,古人认为秋季是“收成之季”,即秋季是收获农作物的季节。


一、立秋的由来和含义


立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指的是秋季的开始。立在这里表示开始,而秋则表示收获和成熟。立秋的含义就是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在农业生产中,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农作物的成熟和收割季节的到来。


二、立秋的习俗


1、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贴秋膘是指在立秋这一天吃肉或者炖肉,以增加体重。这个习俗源于古代,当时人们认为夏季天气炎热,食欲不振,所以会在立秋这一天吃一些油腻的食物来增加体重,以便度过寒冷的冬季。现在,贴秋膘已经成为一种美食文化,很多地方都会在这一天吃炖肉或者烤肉。


2、摸秋:


摸秋是指在中秋节晚上到别人家偷摸取瓜,寓意着祈求好运和丰收。这个习俗源于古代农民在中秋节时祭拜土地神,希望土地神能够保佑农作物丰收。摸秋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地方会用手指在瓜上划一下,有些地方则会偷取别人家的瓜果。


3、咬秋:


咬秋是指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或者甜瓜,寓意着告别夏季,迎接秋季的到来。这个习俗源于古代,当时人们认为西瓜和甜瓜是清凉解暑的食物,所以在立秋这一天吃这些水果可以化解暑气,迎接秋季的到来。


4、晒秋:


晒秋是指将秋季收获的农作物晾晒起来,以备冬季食用。这个习俗源于古代农民在秋季收获后将农作物晾晒起来保存。晒秋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地方会将农作物放在院子里晾晒,有些地方则会将农作物挂在墙上或者架子上晾晒。


三、气候特点


立秋时节,夏季的炎热逐渐减弱,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北方地区的降雨量逐渐减少,空气变得干燥,早晚的温度开始变得凉爽。而在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雨量较多,秋季初期仍可能存在一定的降雨,但降雨量会逐渐减少。


四、物候现象


立秋时节,自然界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1. 凉风至: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南下,取代了夏季的暖空气。人们开始感受到凉爽的秋风。


2. 白露降:


随着气温下降,早晨和夜晚的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的露珠,这是秋季到来的明显标志。


3. 寒蝉鸣:


随着天气转凉,寒蝉开始鸣叫,这是它们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歌唱。


五、农业活动


立秋时节,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由于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因此农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农事活动。以下是立秋时节常见的农业活动:


1. 收获农作物:


秋季是各种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如水稻、玉米、小麦等。农民们需要进行收割、晾晒、储存等作业。


2. 秋耕:


在秋季农作物收获后,农民们需要进行秋耕,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做好准备。


3. 施肥: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农民们需要在秋季给农田施肥。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为来年的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4. 病虫害防治:


秋季也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农民们需要密切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


六、立秋的养生


立秋之后,气候变化较大,人们需要注意养生保健。


首先,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润肺、养阴、滋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蜂蜜等。


其次,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空调和电扇等制冷设备,以免引发感冒和其他健康问题。


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代表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在立秋这一天,中国民间有着丰富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同时,立秋之后气候逐渐转凉,人们需要注意保暖和保湿。在农业生产方面,立秋对农作物的影响也很大,农民们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总之,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对于中国民间文化和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表于:2024-08-07 09:21
6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