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股和小盘股下跌的幅度为什么不一样?

在A股市场里,炒大盘股还是炒小盘股,一直是个争议话题,大盘股的优势在于流动性较好,净资产收益率稳定,股息分红比较高,缺点就是想像力差,很吃资金宽松,小盘股一般表现为题材性强,船小好调头嘛,单个拉起来不消耗什么资金,而且很多大盘股也是由小盘股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如果在小盘股还小的时候买入,一直持有到它变大,会取得丰厚的收益,那么,现在股灾当中,我们到底要保大还是保小呢?


这不仅是个郭家队救市的问题,还是普通股民应该卖谁买谁的问题,现在跌了这么多了,哪个股票该割肉,哪个股票该补仓,是个让人很难抉择的问题。


我也只能从DCF的角度来简单分析一下,用现金流贴现法来分析指数虽然有点无厘头,但只要有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还是可以分析的,首先看看大盘股指数,我挑的是中证100,这个看上去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一点,其实也就是加了宁王的关系,自从中证100的选股规则变动之后,它就一直是大盘宽基指数里ROE最高的了,和深100的ROE差不多,但它的市净率又比深100低许多,所以我一直选中证100当作我观察大盘的一个窗口。


我最初观察中证一百的时候,它的市净率是一点八倍左右,净资产收益率百分之十四少点,现在跌了这么久了,我估计它的市净率可能是一点五倍到一点六倍的样子,净资产收益率算低一点,百分之十二吧,一点一二的六次方差不多就是二了,也就是说现在大盘股的久期是四年左右,再过四年,中证一百的股价如果不涨的话,它的市净率就会到达一倍,基本也就个成本价了,如果你嫌这净资产的质量差一点的话,给它算到六年久期,基本什么差距都拉平了,总体来说,大盘股的估值还是比较低比较合理的,可能有一些周期的成分,但已经作过足够的折价处理了。


再拉一支小盘指数来看看,我随便拎出来一支,就科创50指数好了,科创50的净资产收益率是百分之八左右,如果按DCF,给八年久期,一点零八的八次方是一点八五,也就是一点八五倍市净率,我们算宽松点,给个两倍市净率好了,可现在科创100的市净率是三倍,相比两倍还有百分之三十三的下跌空间。


如此一对比就很清楚了,大盘股基本已经在价值区间内,比低估还要低一点,没到严重低估的程度,但里面的水分也是比较小的,同样的印度的指数,我看了下大概也是百分之十三四的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大概四倍左右,比我们的估值贵了两倍半,当然,人家贵并不是说不合理,股票的估值是和整体的资金水平有关的,人家印度现在是水量充沛时期,而我们是枯水期,估值有差距也是正常的,但同一个国家,指数估值差距就不应该这么大了。


你要说小盘股的成长性好吧,但翻翻过去的小盘历史ROE,上百分之十的年头都不算多,基本也就百分之八到九的样子,这成长性真的不咋的,就算过两年景气度好起来,净资产收益率涨到百分之十二三,顶不了估值也就两倍到两倍半,和三倍的现在估值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那为什么小盘股的市净率一般都比大盘股要高呢?你要说是行业原因,那大盘里也有贵州茅台,五粮液这种大家伙,市净率同样很高,估值不算便宜,为什么从长期的角度看,大小盘股的长期涨幅会差不多呢?我想来想去,唯二想到的两个理由就是,第一,股息收益没有算到指数基金的涨幅里去,众所周知,大盘的股息是比小盘要多一到二倍的,加上这长期存在的股息差,大盘应该比小盘要多涨了一点。第二,就是中国特有的炒作机制了,往往会把一支小盘股炒到天上去,这样估值一高,小盘股就变大盘股了,可以加入大盘宽基指数里去,然后随着周期反转,一路抛售,大盘指数就成了接盘的冤大头,来来回回被收割韭菜,这总体的收益率就变低了。


从红利指数普遍长期跑赢同样的宽基指数这一事实,也可侧面印证我的观点,红利指数一般不会干这种高买低卖的蠢事,反而会做一做高抛低吸,只可惜红利的调仓时间还是太长,一年才调一次,要是一年调两次就会更理想一点,我感觉在A股,但凡来点什么等权重,红利高频动态再平衡之类的操作因子,收益率都会往上涨一涨,这一点从微盘股指数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等权和高频再平衡的话,它的收益率也不可能高那么多,所以,从长期收益的角度来讲,买个大盘的红利指数应该是涨得最快的,想更快的话估计只有买成长性最强的消费红利了。


从这一点看,郭家队护盘买大盘红利类是绝对正确的,尽管小盘最近跌了许多,但就价值而言,它比大盘的质量依然要差不少,如果选择救小盘股的话,等于不买便宜的,反而去买贵的,长期来说未必能赚钱,至于有人说买小盘股可以带动散户人气,这样就会吸引大量跟风盘,这纯粹是扯蛋,大伙儿都跟着郭家队把小盘股炒上去了,你猜主力会干什么?高位套现只是基础操作,搞不好人家就把公司全卖给你了,再重新发行上市一批新公司,你搞金融也要讲一点基本法的,最起码的标准就是买低卖高,这样不仅可以盈利,还能维持整个市场的稳定,如果买高卖低的话,肯定会被人套利割韭菜的,这一点从二零一五年救市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救市的标的选错了,那就会被人收割,不但白白浪费了救市的宝贵资金,还助长了空头的气焰。


至于说前段时间,为什么大盘股一直跌而小盘股一直涨,这是个趋势资金进出的问题,当时绝大部分趋势资金都买在大盘成长股里,小盘这边的资金量比较小,而大盘成长那些所谓赛道一旦绷不住了要下跌,流出的趋势资金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就能把小盘炒起来,自然呈现出大盘跌小盘涨的翘翘板效应,但大盘里流出的资金总不是无限的,当趋势资金基本出清之后,小盘这边没有新增资金了,趋势资金同样会止盈止损出局的,总体来说,这就是一个资金总量净流出,河水慢慢变枯的一个过程,先是储水的大水库里放一回水,小河水感觉上更满了些,但水库的水放到低水位后,小河水位自然也低了,这是符合总体干旱客观规律的,想让水库的水和小河的水都满起来,需要的是下雨,资金总量不充沛起来,水库和小河的水想要满起来是不可能的。


我一直有观察中证一百和国证两千这两支指数的对比,最高的时候,国证两千比中证一百多涨了百分之十二到十四,现在随着国证两千的一路下跌,中证一百已经比国证两千要多百分之四到五了,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做底的合理流程,每次到底部,总是经济比较差的时候,这时候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肯定比小企业要好,而从流动性,股票质地这些方面,大企业也都要优于小企业的,大盘见底的时候,应该是大盘股震荡微跌,而小盘股跌得稀里哗啦,一直跌到完全丧失流动性,股价来到合理市净率区间内才对,或者资产负债表较差的企业倒掉一批,更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吞掉了失败者的市场份额,这样新一轮的上涨周期才能开始,在美国早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往往玩的就是这种游戏,卡尔马有句话说得很经典,资本就是一头怪兽,当它没什么可吃的时候,它们就会吃自己,资本的这种衔尾蛇效应表现在股市里,就是一定要有产能出清,市场份额重新分配,新的一轮资本周期才会开始,我们以猪周期举例子,过去要没有雏鹰农牧的壮烈牺牲,最后还搞出一个猪吃猪的惨剧,就不会有牧原股份超级猪周期的诞生,可以说是雏鹰跌倒,牧原吃饱,其它行业也大致差不多,没有苏宁的跌倒,哪来京东的腾飞?没有淘宝的萎缩,哪来拼多多的崛起?在现在眼看就是通缩的局面下,当然要尽可能的选现金流比较好,竞争性比较强的企业才能度过危机,别看小盘股跌得惨,你要是救了,产能出不清,通缩危机就会没完没了的演绎下去,到时候你有多少钱都不够救的。

发表于:2024-02-04 10:56
0个回复
  • 消灭零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