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屹立朝廷二十年,把持朝政呼风唤雨,上,深得嘉靖信任,下,令百官臣服。 就是这样一名权臣,他究竟是用何手段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屹立不倒? 他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如后世所说的“乱臣贼子”?还是嘉靖一朝的“中流砥柱”?要想真正了解严嵩,我们首先要从他的生平讲起。 尔虞我诈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江西省的一个小村庄里,严嵩出生了。他的父亲是一位多次落第的读书人,因此他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对他的要求异常严格。 严嵩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五岁启蒙,九岁就上了县学,十岁就考过了县试,十九岁就中了举人,二十五岁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一名朝廷官员。 但他的官路走得并不顺畅,当时的朝廷的权利被宦官刘瑾把持,初入官场的严嵩就生了一场大病,*回家休养,这一养就是十年。 十年后,刘瑾及其党羽覆灭,严嵩重回官场。 为了让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严嵩对当时的礼部尚书夏言十分巴结,又因为二人有同乡之谊,因此夏言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多有提携,严嵩也在此刻,正式开始了他的宦海浮沉。 有了背景的严嵩,升迁的过程十分顺遂,并没有遇到大的阻碍。但真正让他走进权力中枢的转折点,还是“大议礼”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严嵩在皇帝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和文采,成功进入了嘉靖帝的视野。 野心勃勃的严嵩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渴望权力的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引路人:夏言。 夏言画像 彼时的夏言还不知道严嵩的野心,只是单纯地想要提携他,在夏言入内阁时还上奏推荐严嵩接替自己的位置。 但是严嵩的当然不愿意止步于此,想要手握大权,他一定要搬掉夏言这块绊脚石。 早先的夏言深得圣眷,但是他却因为不懂得揣摩上意,几次和嘉靖唱反调。因此虽然嘉靖帝表面上对他恩宠有加,但心里越来越不喜欢这个不懂得替自己“分忧”的臣子。 在夏言失去嘉靖信任后,严嵩借机上位,因为摸准了嘉靖的脾气,所以说话做事都很讨嘉靖欢心。 夏言担心失去恩宠被罢官,几次请严嵩商议对策,但严嵩非但没有出什么好主意,反而落井下石,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这下夏言彻底看清了严嵩的真面目,之后数次指使自己派系的官员弹劾严嵩,可深得帝心的严嵩,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两人的仇怨也就越结越深。 有一次严嵩被嘉靖宴请,宴席上严嵩抓住机会,声泪俱下向嘉靖哭诉夏言对自己的欺侮,嘉靖本就不喜夏言,闻言勃然大怒,让他细细诉说夏言的罪状。 这一下严嵩说了个痛快,无论是证据确凿的事,还是捕风捉影的事,一股脑吐露在嘉靖帝面前。嘉靖震怒,下诏严厉斥责了夏言,逼得夏言上书认错。 不久后,夏言向皇帝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实则是以退为进,尽管奏章上的话写得十分哀伤,可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希望嘉靖帝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原谅他。 可嘉靖对他的印象已经差到了极点,对他来说夏言的这封奏章正好给了他一个理由,于是顺水推舟,直接同意了夏言的请求。 嘉靖画像 一计不成,夏言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派系的官员身上,组织众人一同上书,希望嘉靖收回成命。 可嘉靖作为一个擅长帝王心术的君主,哪里会不明白夏言的用意,顺势把夏言一派的官员或贬或罚,直接让夏言在朝堂上的势力损失殆尽,而严嵩也借着这个机会,顺利取代夏言,进入了内阁。 夏言在任期间生活奢侈,但那是建立在他大权在握的情况下。 此时的夏言赋闲在家,久久不得朝廷起复,因此众人都不愿意再来烧这个“冷灶”,平日里送礼的车队络绎不绝,现在门前却冷冷清清。 夏言根本接受不了这巨大的落差,为了重新获得朝廷的重用,夏言每逢元旦、嘉靖的生日,必定会上表祝贺,词藻之华丽,言辞之恳切,使得嘉靖对他的怨气也慢慢消散了。 念及往日的君臣之情,嘉靖重新恢复了夏言,恢复了他尚书、大学士等官衔。 嘉靖二十四年,嘉靖发现严嵩在朝堂上一家独大,为了制衡他,重新将夏言召回中枢,不仅恢复了他全部官职,还加封他为太子少师。 重握大权的夏言,并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作风愈发狂放:商议政事时,大搞一言堂,根本不去问严嵩的意见。 对于严嵩一派的人,轻则痛斥,重则流放;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不断贬斥与他意见不和的官员,大肆培植党羽。 面对夏言的做法,严嵩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还击,反而处处忍让,让夏言愈发肆无忌惮。 不仅如此,在面对嘉靖身边的宦官时,严嵩的态度十分客气,态度诚恳,言谈之间温驯有礼,反观夏言,处处盛气凌人,根本不把这些宦官放在眼里。 这一下直接凸显出了严嵩和夏言的不同,得了好处的宦官们,自然会在嘉靖面前说严嵩的好话,长此以往,嘉靖对夏言的印象越来越差,就连夏言进献的青词也不再喜欢。 此时的严嵩再次抓住了机遇,认真练习青词,最终得到了嘉靖的青睐。 嘉靖二十七年,一次意外让两人的政治斗争彻底落下了帷幕。 彼时收复河套的奏疏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当初曾铣曾上书《请复河套疏》,但是嘉靖对于收复河套并没有信心,因此这一议程被暂且搁置。 可夏言第二任妻子的父亲苏纲,与曾铣的关系很好,因此就跑到夏言面前说曾铣的好话 “曾铣有勇有谋,对朝廷忠心耿耿,大人您这时候支持他的奏疏,那么等他日曾铣立下功勋,也能体现大人您的识人用人之明”。 恰好此时夏言也急需一桩功劳来证明自己,两人一拍即合,夏言上书《重论复河套疏》,但严嵩的谗言却成了压死夏言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夏言上书后,严嵩直接进言,宣称曾铣曾经掩盖自己战败的事实,报喜不报忧,还公然克扣大量军中粮饷。 他上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功名利禄,加官进爵,还贿赂了首辅夏言替他说话,他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己私欲,视国家利益于无物。 一番真假掺杂的谗言,让嘉靖坚定了立场,他本就对收复河套信心不大,这下彻底打消了这个心思。不仅如此,他还下诏斥责了夏言,再次将他贬斥。 可严嵩不会再给夏言东山再起的机会,当夏言走后,严嵩又进言道:“夏言走之前对陛下多有不满,言语间甚至诋毁了陛下。” 这一句话,彻底断送了夏言的生路。此事过后,不仅夏言被斩首,就连辛苦戍边的曾铣也被押送至京城问斩,苏纲被充军。 至此,严嵩彻底扫平了前方的障碍,开始了他权倾朝野二十年的首辅生涯。 权倾朝野 严嵩在当上首辅以后,认真吸取了上任首辅的教训。 他能够在波云诡谲的大明官场上屹立不倒,全靠两点:一是媚上取宠,二是踏实做事。媚上取宠,是他在朝堂上立足的根本手段。 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嘉靖的能力,表面上一心修道,对外事漠不关心,实际上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权臣,都逃不过嘉靖的手掌心。 换言之,只要你能让嘉靖喜欢,那么你就有了一块“免死金牌。” 所以在严嵩在任的二十年里,无论是敌军兵临城下时还痴迷练青词,还是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为嘉靖建立修道之所。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在严嵩眼中,嘉靖的需求是第一位,如果拒绝,那么夏言的下场就是他的未来。所以他竭尽所能讨好嘉靖,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根基。 不仅如此,他对于嘉靖身边的宦官也是极尽讨好,他不像以前朝臣和内臣之间,双方始终处于水深火热的内外斗争。 反而采取极为柔和的态度,既不投靠,也不拉拢,在嘉靖的默许下,双方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 也正是严嵩不同于其他朝臣的态度,才能让这些宦官能够在嘉靖面前常说他好话,让严嵩不会因为一些风言风语而倒台,这也是严嵩为了保住自己位置所上的一道“保险。” 而踏实做事,是严嵩为了不被嘉靖抛弃所上的另一道“保险”。 自从“壬寅宫变”后,嘉靖心里留下了阴影,不问朝政,大兴土木,肆意搜刮民脂民膏,一心修道。 但身为一名皇帝,他当然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权利,更不能失去对朝堂把控。 深居幕后的嘉靖,此时确实需要一个代言人来替他做事,而善于揣摩上意又能力非凡的严嵩,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但自古帝王无情,嘉靖想要把控朝堂,单靠一个废物是根本做不到的。因此只要严嵩的办事能力低于嘉靖的预期,那么嘉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他换掉。 从现实来讲,严嵩并非一无是处,在抗倭、改革朝廷制度、救济灾民等方面都提出过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世人只是被他作恶的一面蒙蔽了双眼。 至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只学到了父亲的“善解人意,”没学到父亲的小心谨慎。 肆意敛财毫不遮掩,甚至还贿赂嘉靖身边的宦官,不仅如此,嘉靖为诸位王爷发的岁赐,最后竟然要王爷给严世蕃送银子才能收到。 不得不说严嵩最后凄凉的下场,他的儿子要占一半功劳。这一点上,严嵩教育不严的责任无法推卸。 当初严嵩见到儿子严世蕃横征暴敛来的金银财宝,大惊失色,预感到大祸临头,说明严嵩平时根本就没有关注儿子的所作所为,下面的人根本不敢向严嵩告状,久而久之就埋下了祸根。 嘉靖四十一年,徐阶将一位擅于占卜的道士介绍给了嘉靖,这名道士占卜后说“今日有*臣奏事,”恰好此时严嵩前来商议朝政,这一句话,直接断送了严氏父子的滔天权势。 嘉靖四十四年,严世蕃被斩首,严嵩被罚没家产,贬官还乡。天道好轮回,因为流言上位的严嵩,终究还是败给了流言。 回到家乡的他,根本找不到容身之所,每天只能在墓舍讨吃讨喝,终年八十七岁,死的时候甚至没有棺椁供他下葬,也没有人去吊唁他,大明一代权臣,在凄凉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善恶难分 作为大明的首辅,严嵩在嘉靖一朝尽心尽力,对于嘉靖,他可以说是问心无愧。但是对于百官来说,他却是名副其实的*臣。 平心而论,作为历史少有的“修道皇帝”,嘉靖其实拥有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对他而言,在不在朝堂上,都不会有大臣超脱出他的把控。 终其一朝,嘉靖把帝王心术发挥到了极限,历史上几乎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对朝堂有如此之大的控制力。 无论是夏言,还是严嵩,还是后来的徐阶,他们其实一直活在嘉靖的阴影之下。 严嵩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少年,不能说在他年少时没有报国之志,但是在长时间的官场斗争中,他的少年意气已经被消磨殆尽。 再加上夏言的境遇,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无论如何做,都离不开嘉靖的支持。所以满足嘉靖的需要才是他的第一要务。 “猜忌之君喜用媚上之臣”,嘉靖喜好猜疑、*、独断专行,这种性格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壬寅宫变”的影响. 堂堂一国之君,差点死在几个宫女手上,这放在谁身上都会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而这时严嵩出现了,出身贫寒养成的敏感,让他在面对嘉靖时既温顺又懂事,这正是嘉靖所需要的。 夏言为什么倒台?还不是因为他总和嘉靖对着干,一来二去,本就猜忌心重的嘉靖不免怀疑你这个臣子的用心。 在嘉靖心中,需要能懂事、会做事的人,唯独不需要帮他出主意的人,骄傲的嘉靖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见,他只需要你乖乖把他交代的事做好。 另一方面,嘉靖不需要一家独大的臣子,十分讲究朝堂平衡的他,根本不会允许自己麾下出现王莽那样的权臣。 因此严嵩在朝堂上排除异己,遭到大臣弹劾,这才是嘉靖愿意看到的,大明只有一个声音可以一家独大,那就是他嘉靖,这是条红线,谁碰谁死。 严嵩忠在对于嘉靖他从无二心,尽到了臣子的本分;*在他只知媚上,不去管下层人民的死活,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明衰亡始于嘉靖,毋庸置疑,但作为嘉靖的“超级背锅侠”,严嵩是不是彻头彻尾的*臣。
目录
严嵩,屹立朝廷二十年,把持朝政呼风唤雨,上,深得嘉靖信任,下,令百官臣服。 就是这样一名权臣,他究竟是用何手段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屹立不倒? 他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如后世所说的“乱臣贼子”?还是嘉靖一朝的“中流砥柱”?要想真正了解严嵩,我们首先要从他的生平讲起。 尔虞我诈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江西省的一个小村庄里,严嵩出生了。他的父亲是一位多次落第的读书人,因此他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对他的要求异常严格。 严嵩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五岁启蒙,九岁就上了县学,十岁就考过了县试,十九岁就中了举人,二十五岁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一名朝廷官员。 但他的官路走得并不顺畅,当时的朝廷的权利被宦官刘瑾把持,初入官场的严嵩就生了一场大病,*回家休养,这一养就是十年。 十年后,刘瑾及其党羽覆灭,严嵩重回官场。 为了让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严嵩对当时的礼部尚书夏言十分巴结,又因为二人有同乡之谊,因此夏言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多有提携,严嵩也在此刻,正式开始了他的宦海浮沉。 有了背景的严嵩,升迁的过程十分顺遂,并没有遇到大的阻碍。但真正让他走进权力中枢的转折点,还是“大议礼”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严嵩在皇帝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和文采,成功进入了嘉靖帝的视野。 野心勃勃的严嵩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渴望权力的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引路人:夏言。 夏言画像 彼时的夏言还不知道严嵩的野心,只是单纯地想要提携他,在夏言入内阁时还上奏推荐严嵩接替自己的位置。 但是严嵩的当然不愿意止步于此,想要手握大权,他一定要搬掉夏言这块绊脚石。 早先的夏言深得圣眷,但是他却因为不懂得揣摩上意,几次和嘉靖唱反调。因此虽然嘉靖帝表面上对他恩宠有加,但心里越来越不喜欢这个不懂得替自己“分忧”的臣子。 在夏言失去嘉靖信任后,严嵩借机上位,因为摸准了嘉靖的脾气,所以说话做事都很讨嘉靖欢心。 夏言担心失去恩宠被罢官,几次请严嵩商议对策,但严嵩非但没有出什么好主意,反而落井下石,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这下夏言彻底看清了严嵩的真面目,之后数次指使自己派系的官员弹劾严嵩,可深得帝心的严嵩,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两人的仇怨也就越结越深。 有一次严嵩被嘉靖宴请,宴席上严嵩抓住机会,声泪俱下向嘉靖哭诉夏言对自己的欺侮,嘉靖本就不喜夏言,闻言勃然大怒,让他细细诉说夏言的罪状。 这一下严嵩说了个痛快,无论是证据确凿的事,还是捕风捉影的事,一股脑吐露在嘉靖帝面前。嘉靖震怒,下诏严厉斥责了夏言,逼得夏言上书认错。 不久后,夏言向皇帝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实则是以退为进,尽管奏章上的话写得十分哀伤,可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希望嘉靖帝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原谅他。 可嘉靖对他的印象已经差到了极点,对他来说夏言的这封奏章正好给了他一个理由,于是顺水推舟,直接同意了夏言的请求。 嘉靖画像 一计不成,夏言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派系的官员身上,组织众人一同上书,希望嘉靖收回成命。 可嘉靖作为一个擅长帝王心术的君主,哪里会不明白夏言的用意,顺势把夏言一派的官员或贬或罚,直接让夏言在朝堂上的势力损失殆尽,而严嵩也借着这个机会,顺利取代夏言,进入了内阁。 夏言在任期间生活奢侈,但那是建立在他大权在握的情况下。 此时的夏言赋闲在家,久久不得朝廷起复,因此众人都不愿意再来烧这个“冷灶”,平日里送礼的车队络绎不绝,现在门前却冷冷清清。 夏言根本接受不了这巨大的落差,为了重新获得朝廷的重用,夏言每逢元旦、嘉靖的生日,必定会上表祝贺,词藻之华丽,言辞之恳切,使得嘉靖对他的怨气也慢慢消散了。 念及往日的君臣之情,嘉靖重新恢复了夏言,恢复了他尚书、大学士等官衔。 嘉靖二十四年,嘉靖发现严嵩在朝堂上一家独大,为了制衡他,重新将夏言召回中枢,不仅恢复了他全部官职,还加封他为太子少师。 重握大权的夏言,并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作风愈发狂放:商议政事时,大搞一言堂,根本不去问严嵩的意见。 对于严嵩一派的人,轻则痛斥,重则流放;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不断贬斥与他意见不和的官员,大肆培植党羽。 面对夏言的做法,严嵩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还击,反而处处忍让,让夏言愈发肆无忌惮。 不仅如此,在面对嘉靖身边的宦官时,严嵩的态度十分客气,态度诚恳,言谈之间温驯有礼,反观夏言,处处盛气凌人,根本不把这些宦官放在眼里。 这一下直接凸显出了严嵩和夏言的不同,得了好处的宦官们,自然会在嘉靖面前说严嵩的好话,长此以往,嘉靖对夏言的印象越来越差,就连夏言进献的青词也不再喜欢。 此时的严嵩再次抓住了机遇,认真练习青词,最终得到了嘉靖的青睐。 嘉靖二十七年,一次意外让两人的政治斗争彻底落下了帷幕。 彼时收复河套的奏疏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当初曾铣曾上书《请复河套疏》,但是嘉靖对于收复河套并没有信心,因此这一议程被暂且搁置。 可夏言第二任妻子的父亲苏纲,与曾铣的关系很好,因此就跑到夏言面前说曾铣的好话 “曾铣有勇有谋,对朝廷忠心耿耿,大人您这时候支持他的奏疏,那么等他日曾铣立下功勋,也能体现大人您的识人用人之明”。 恰好此时夏言也急需一桩功劳来证明自己,两人一拍即合,夏言上书《重论复河套疏》,但严嵩的谗言却成了压死夏言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夏言上书后,严嵩直接进言,宣称曾铣曾经掩盖自己战败的事实,报喜不报忧,还公然克扣大量军中粮饷。 他上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功名利禄,加官进爵,还贿赂了首辅夏言替他说话,他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己私欲,视国家利益于无物。 一番真假掺杂的谗言,让嘉靖坚定了立场,他本就对收复河套信心不大,这下彻底打消了这个心思。不仅如此,他还下诏斥责了夏言,再次将他贬斥。 可严嵩不会再给夏言东山再起的机会,当夏言走后,严嵩又进言道:“夏言走之前对陛下多有不满,言语间甚至诋毁了陛下。” 这一句话,彻底断送了夏言的生路。此事过后,不仅夏言被斩首,就连辛苦戍边的曾铣也被押送至京城问斩,苏纲被充军。 至此,严嵩彻底扫平了前方的障碍,开始了他权倾朝野二十年的首辅生涯。 权倾朝野 严嵩在当上首辅以后,认真吸取了上任首辅的教训。 他能够在波云诡谲的大明官场上屹立不倒,全靠两点:一是媚上取宠,二是踏实做事。媚上取宠,是他在朝堂上立足的根本手段。 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嘉靖的能力,表面上一心修道,对外事漠不关心,实际上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权臣,都逃不过嘉靖的手掌心。 换言之,只要你能让嘉靖喜欢,那么你就有了一块“免死金牌。” 所以在严嵩在任的二十年里,无论是敌军兵临城下时还痴迷练青词,还是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为嘉靖建立修道之所。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在严嵩眼中,嘉靖的需求是第一位,如果拒绝,那么夏言的下场就是他的未来。所以他竭尽所能讨好嘉靖,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根基。 不仅如此,他对于嘉靖身边的宦官也是极尽讨好,他不像以前朝臣和内臣之间,双方始终处于水深火热的内外斗争。 反而采取极为柔和的态度,既不投靠,也不拉拢,在嘉靖的默许下,双方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 也正是严嵩不同于其他朝臣的态度,才能让这些宦官能够在嘉靖面前常说他好话,让严嵩不会因为一些风言风语而倒台,这也是严嵩为了保住自己位置所上的一道“保险。” 而踏实做事,是严嵩为了不被嘉靖抛弃所上的另一道“保险”。 自从“壬寅宫变”后,嘉靖心里留下了阴影,不问朝政,大兴土木,肆意搜刮民脂民膏,一心修道。 但身为一名皇帝,他当然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权利,更不能失去对朝堂把控。 深居幕后的嘉靖,此时确实需要一个代言人来替他做事,而善于揣摩上意又能力非凡的严嵩,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但自古帝王无情,嘉靖想要把控朝堂,单靠一个废物是根本做不到的。因此只要严嵩的办事能力低于嘉靖的预期,那么嘉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他换掉。 从现实来讲,严嵩并非一无是处,在抗倭、改革朝廷制度、救济灾民等方面都提出过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世人只是被他作恶的一面蒙蔽了双眼。 至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只学到了父亲的“善解人意,”没学到父亲的小心谨慎。 肆意敛财毫不遮掩,甚至还贿赂嘉靖身边的宦官,不仅如此,嘉靖为诸位王爷发的岁赐,最后竟然要王爷给严世蕃送银子才能收到。 不得不说严嵩最后凄凉的下场,他的儿子要占一半功劳。这一点上,严嵩教育不严的责任无法推卸。 当初严嵩见到儿子严世蕃横征暴敛来的金银财宝,大惊失色,预感到大祸临头,说明严嵩平时根本就没有关注儿子的所作所为,下面的人根本不敢向严嵩告状,久而久之就埋下了祸根。 嘉靖四十一年,徐阶将一位擅于占卜的道士介绍给了嘉靖,这名道士占卜后说“今日有*臣奏事,”恰好此时严嵩前来商议朝政,这一句话,直接断送了严氏父子的滔天权势。 嘉靖四十四年,严世蕃被斩首,严嵩被罚没家产,贬官还乡。天道好轮回,因为流言上位的严嵩,终究还是败给了流言。 回到家乡的他,根本找不到容身之所,每天只能在墓舍讨吃讨喝,终年八十七岁,死的时候甚至没有棺椁供他下葬,也没有人去吊唁他,大明一代权臣,在凄凉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善恶难分 作为大明的首辅,严嵩在嘉靖一朝尽心尽力,对于嘉靖,他可以说是问心无愧。但是对于百官来说,他却是名副其实的*臣。 平心而论,作为历史少有的“修道皇帝”,嘉靖其实拥有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对他而言,在不在朝堂上,都不会有大臣超脱出他的把控。 终其一朝,嘉靖把帝王心术发挥到了极限,历史上几乎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对朝堂有如此之大的控制力。 无论是夏言,还是严嵩,还是后来的徐阶,他们其实一直活在嘉靖的阴影之下。 严嵩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少年,不能说在他年少时没有报国之志,但是在长时间的官场斗争中,他的少年意气已经被消磨殆尽。 再加上夏言的境遇,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无论如何做,都离不开嘉靖的支持。所以满足嘉靖的需要才是他的第一要务。 “猜忌之君喜用媚上之臣”,嘉靖喜好猜疑、*、独断专行,这种性格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壬寅宫变”的影响. 堂堂一国之君,差点死在几个宫女手上,这放在谁身上都会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而这时严嵩出现了,出身贫寒养成的敏感,让他在面对嘉靖时既温顺又懂事,这正是嘉靖所需要的。 夏言为什么倒台?还不是因为他总和嘉靖对着干,一来二去,本就猜忌心重的嘉靖不免怀疑你这个臣子的用心。 在嘉靖心中,需要能懂事、会做事的人,唯独不需要帮他出主意的人,骄傲的嘉靖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见,他只需要你乖乖把他交代的事做好。 另一方面,嘉靖不需要一家独大的臣子,十分讲究朝堂平衡的他,根本不会允许自己麾下出现王莽那样的权臣。 因此严嵩在朝堂上排除异己,遭到大臣弹劾,这才是嘉靖愿意看到的,大明只有一个声音可以一家独大,那就是他嘉靖,这是条红线,谁碰谁死。 严嵩忠在对于嘉靖他从无二心,尽到了臣子的本分;*在他只知媚上,不去管下层人民的死活,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明衰亡始于嘉靖,毋庸置疑,但作为嘉靖的“超级背锅侠”,严嵩是不是彻头彻尾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