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半生(小小说)
新世纪之初,北方一个落后的*里,一场家庭内战终于爆发了,这是婆媳俩经过十年的口水战——调解——冷战到最后彻底决裂的结果。
大儿子怕媳妇,钻在屋里不出来,大儿媳扯着尖细的嗓子喊叫着:“以后决不让他再踏进这个门儿半步,从此两清了,不管你们以前怎样没皮没脸地瞎混,那时我管不了你,现在我必须要管管了,让他回他家去。”
婆婆不敢和儿媳吵架,她惹不起她,坐在椅子上,低着头,拉着黑脸,一个人难过。
儿媳嘴里的那个“他”,是婆婆亲舅舅家的儿子,婆婆的亲表哥,他们表兄妹俩在一起过了十几年的日子了,当时公公死得早,婆婆四十七岁上守的寡,按理说表哥接济表妹合情合理,可是接济到一起出入成双,偷摸摸地过日子,就有些让人看着别扭,更何况表哥家里还有孩子老婆呢。
婆婆三个儿子,老大媳妇和婆婆住在一个院子里,老二媳妇自己住老房子,老三一直没有结婚,婆婆的表哥是在娶老大媳妇的时候进的他们的家门,当时大家都知道表哥心疼妹妹,帮着妹妹给孩子成家,后来有人发现表哥不仅白天帮忙,夜晚也住下了。
老大媳妇不是善茬,还有点彪彪的,说话嘴像拉鞭,还不过大脑,什么事经过她的嘴,没的能说成有的,有的能说得更多。
偏偏遇到了婆婆办这事,她从不拿正眼看她,而且出去也少不了添油加醋说婆婆的坏话,其实婆婆也是个老实人,如果没这档子事,大家都很同情她,可有了这事,大家便就开始看她笑话了。
后来有“好心人”说老大媳妇,“你傻啊?你婆婆有她哥帮衬着,你不用养你婆婆,不用给她钱花,那老头儿还是正式工人,每月领着工资,你们还跟着沾人家光呢,再说了没有人家帮衬,你们能在新房子里结婚?你应该哄着人家高兴才行。”
老大媳妇想了想,觉得是这个理,后来出来也不败婆婆的兴了,有的没的也不胡咧咧了,她暂时管住了自己的破嘴,婆婆和那个表哥相安无事地过起了日子。
白天,表哥蹬着自行车到煤矿上班,下了班蹬着自行车直接回到表妹家,农忙的时候跑前跑后的一块和表妹下地劳动,闲的时候,带着表妹去镇上赶大集,下馆子吃饭,俨然是一对光明正大的夫妻。
如果表哥也是光棍一条,也就那么回事了,自古就有姑表亲,问题是表哥是有家室的人,表哥家的孩子老婆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儿子听说他爹的事后,找到他爹上班的煤矿上,嘴里嗫嗫嚅嚅地说着劝他爹回家的话,他爹脸一沉,“媳妇都给你娶到家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你管好你娘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啥?”
儿子张张嘴没话说,只好悻悻地回去了,后来索性也不找了,他的娘根本连找他爹的胆量都没有,她一辈子在他爹面前大气不敢出一口,所以眼睁睁地看着他不回家,看着他把挣来的钱给他表妹一家子花,她又能怎样呢?还好她身体暂时没事,一个人在家力所能及地干点活,将就着把日子过下去。
婆婆和表哥的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但是婆婆的三个儿子都不是勤谨人,老大虽然成了家,也没个正经活儿干,打个小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手里时常捉襟见肘;二儿子是个憨厚人,没有大哥长得气派,平时也做个零工,挣不了大钱,娶了个南蛮子媳妇;小儿子活得更加现实,索性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所以他们尽管都长大了,也知道他娘和表舅的事不受打听,但是他们都宁愿暗地里接受这种不清不白的关系,因为他们指着从表舅那里搞点钱花,谁让表舅喜欢他们的娘呢?丢了名声,不能白白丢了。
渐渐地大家也习惯了,也没人再说他们的闲话,甚至默认了他的存在,村里过什么大事,也邀请大表哥去帮忙,他当时在煤矿食堂上班,有一手厨师的手艺,在那个年代,排除他私生活那点事,还是让人另眼相看的,他像表妹一个正常的男人一样光明正大的出入在村子里的各个场所。
尖酸刻薄的老大媳妇高兴了是一个样子,不高兴了又是一个样子,高兴的时候,有个笑脸,不高兴的时候,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在家指鸡骂狗的乱骂给表舅听。
老二媳妇倒是长不问短不提的,反正她不和婆婆住一起,也占不了什么好处,所以保持中立,一切随意。
表哥为了表妹,永远是乐呵呵的好脾气,他忍了好多他原本不能容忍的事情,日子就这么稀里糊涂、不清不楚地瞎过着。
在无情的岁月面前,谁也逃不掉时间的打磨,婆婆和她的表哥一天天地变老。
表哥熬到了退休,身体却大不如以前,有一天,在他们老俩就着伴去看大戏的时候,突然晕倒在了现场。
婆婆吓得脸成了白色,大声呼救,后来在众人帮助下,七手八脚地把他弄到了医院,脑部轻微出血,医生说这次还好,治疗一段能够恢复好,以后回家要吃药维持,平时多加注意,再犯病就不好说了,一次比一次严重。
住了一段医院,表舅跟着婆婆回到了家,婆婆心想表哥为了她这个家能过下去,抛下他自个的家,把金钱和心血都给了她们这个家,他她说啥都要好好照顾他,让他享几天清福,尽管她也老了,能伺候他几天算几天。
可是老大媳妇这时跳出来了,说啥都不让表舅继续待在这里,婆婆不听,她就在院子里摔摔打打的,弄出点动静给婆婆听。
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表舅这次生病既没傻,也没聋,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知道自己不中用了,老大媳妇不让他留在这里,他能说个啥呢?又不是自己的孩子,他的心口一直堵着口气,吐不出来咽不下去,病不仅没有好转,相反一天天地痴呆起来。
老大媳妇看他这个样子,就更加变本加厉,一天天地逼着表舅离开,直到她终于发怒,和婆婆正式宣战。
婆婆到底敌不过儿媳,只好向她妥协,她流着泪收拾了表哥的东西,准备让大儿子送他回自己的家。
没成想,当儿子把表舅送到他自个家里的时候,表舅的儿子却拒绝让他进门,他不紧不慢地说道;“他能干的时候为你们做牛做马,还把工资都贴给了你们家,如今老了,你们舔着脸把他送回来,合着你们光沾光不受累是吗?早干啥去了?早些咋不知道他有家有舍的,现在晚了,拉回去你们管着吧。”他重重地关上了门,把他们挡在了门外。
老大傻眼了。
人家说得没错,但是他是他亲爹,不送给他送给谁?难道让他们哥三去管?不可能,他才不去孝敬他,这算个啥事?
但是他该把表舅放哪里呢?看着紧闭的大门,大儿子第一次觉得他像一个丧家犬一样,丢人现眼,束手无策。
他只好又把他拉回到自己家里,媳妇见状又是一顿讥讽和谩骂,但是她心里非常坚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反正她必须要把他送走,这里不是他的家,无论他为这个家付出过多少,老了都必须回到自己的家里。
没有商量。
目录
错爱半生(小小说)
新世纪之初,北方一个落后的*里,一场家庭内战终于爆发了,这是婆媳俩经过十年的口水战——调解——冷战到最后彻底决裂的结果。
大儿子怕媳妇,钻在屋里不出来,大儿媳扯着尖细的嗓子喊叫着:“以后决不让他再踏进这个门儿半步,从此两清了,不管你们以前怎样没皮没脸地瞎混,那时我管不了你,现在我必须要管管了,让他回他家去。”
婆婆不敢和儿媳吵架,她惹不起她,坐在椅子上,低着头,拉着黑脸,一个人难过。
儿媳嘴里的那个“他”,是婆婆亲舅舅家的儿子,婆婆的亲表哥,他们表兄妹俩在一起过了十几年的日子了,当时公公死得早,婆婆四十七岁上守的寡,按理说表哥接济表妹合情合理,可是接济到一起出入成双,偷摸摸地过日子,就有些让人看着别扭,更何况表哥家里还有孩子老婆呢。
婆婆三个儿子,老大媳妇和婆婆住在一个院子里,老二媳妇自己住老房子,老三一直没有结婚,婆婆的表哥是在娶老大媳妇的时候进的他们的家门,当时大家都知道表哥心疼妹妹,帮着妹妹给孩子成家,后来有人发现表哥不仅白天帮忙,夜晚也住下了。
老大媳妇不是善茬,还有点彪彪的,说话嘴像拉鞭,还不过大脑,什么事经过她的嘴,没的能说成有的,有的能说得更多。
偏偏遇到了婆婆办这事,她从不拿正眼看她,而且出去也少不了添油加醋说婆婆的坏话,其实婆婆也是个老实人,如果没这档子事,大家都很同情她,可有了这事,大家便就开始看她笑话了。
后来有“好心人”说老大媳妇,“你傻啊?你婆婆有她哥帮衬着,你不用养你婆婆,不用给她钱花,那老头儿还是正式工人,每月领着工资,你们还跟着沾人家光呢,再说了没有人家帮衬,你们能在新房子里结婚?你应该哄着人家高兴才行。”
老大媳妇想了想,觉得是这个理,后来出来也不败婆婆的兴了,有的没的也不胡咧咧了,她暂时管住了自己的破嘴,婆婆和那个表哥相安无事地过起了日子。
白天,表哥蹬着自行车到煤矿上班,下了班蹬着自行车直接回到表妹家,农忙的时候跑前跑后的一块和表妹下地劳动,闲的时候,带着表妹去镇上赶大集,下馆子吃饭,俨然是一对光明正大的夫妻。
如果表哥也是光棍一条,也就那么回事了,自古就有姑表亲,问题是表哥是有家室的人,表哥家的孩子老婆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儿子听说他爹的事后,找到他爹上班的煤矿上,嘴里嗫嗫嚅嚅地说着劝他爹回家的话,他爹脸一沉,“媳妇都给你娶到家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你管好你娘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啥?”
儿子张张嘴没话说,只好悻悻地回去了,后来索性也不找了,他的娘根本连找他爹的胆量都没有,她一辈子在他爹面前大气不敢出一口,所以眼睁睁地看着他不回家,看着他把挣来的钱给他表妹一家子花,她又能怎样呢?还好她身体暂时没事,一个人在家力所能及地干点活,将就着把日子过下去。
婆婆和表哥的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但是婆婆的三个儿子都不是勤谨人,老大虽然成了家,也没个正经活儿干,打个小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手里时常捉襟见肘;二儿子是个憨厚人,没有大哥长得气派,平时也做个零工,挣不了大钱,娶了个南蛮子媳妇;小儿子活得更加现实,索性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所以他们尽管都长大了,也知道他娘和表舅的事不受打听,但是他们都宁愿暗地里接受这种不清不白的关系,因为他们指着从表舅那里搞点钱花,谁让表舅喜欢他们的娘呢?丢了名声,不能白白丢了。
渐渐地大家也习惯了,也没人再说他们的闲话,甚至默认了他的存在,村里过什么大事,也邀请大表哥去帮忙,他当时在煤矿食堂上班,有一手厨师的手艺,在那个年代,排除他私生活那点事,还是让人另眼相看的,他像表妹一个正常的男人一样光明正大的出入在村子里的各个场所。
尖酸刻薄的老大媳妇高兴了是一个样子,不高兴了又是一个样子,高兴的时候,有个笑脸,不高兴的时候,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在家指鸡骂狗的乱骂给表舅听。
老二媳妇倒是长不问短不提的,反正她不和婆婆住一起,也占不了什么好处,所以保持中立,一切随意。
表哥为了表妹,永远是乐呵呵的好脾气,他忍了好多他原本不能容忍的事情,日子就这么稀里糊涂、不清不楚地瞎过着。
在无情的岁月面前,谁也逃不掉时间的打磨,婆婆和她的表哥一天天地变老。
表哥熬到了退休,身体却大不如以前,有一天,在他们老俩就着伴去看大戏的时候,突然晕倒在了现场。
婆婆吓得脸成了白色,大声呼救,后来在众人帮助下,七手八脚地把他弄到了医院,脑部轻微出血,医生说这次还好,治疗一段能够恢复好,以后回家要吃药维持,平时多加注意,再犯病就不好说了,一次比一次严重。
住了一段医院,表舅跟着婆婆回到了家,婆婆心想表哥为了她这个家能过下去,抛下他自个的家,把金钱和心血都给了她们这个家,他她说啥都要好好照顾他,让他享几天清福,尽管她也老了,能伺候他几天算几天。
可是老大媳妇这时跳出来了,说啥都不让表舅继续待在这里,婆婆不听,她就在院子里摔摔打打的,弄出点动静给婆婆听。
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表舅这次生病既没傻,也没聋,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知道自己不中用了,老大媳妇不让他留在这里,他能说个啥呢?又不是自己的孩子,他的心口一直堵着口气,吐不出来咽不下去,病不仅没有好转,相反一天天地痴呆起来。
老大媳妇看他这个样子,就更加变本加厉,一天天地逼着表舅离开,直到她终于发怒,和婆婆正式宣战。
婆婆到底敌不过儿媳,只好向她妥协,她流着泪收拾了表哥的东西,准备让大儿子送他回自己的家。
没成想,当儿子把表舅送到他自个家里的时候,表舅的儿子却拒绝让他进门,他不紧不慢地说道;“他能干的时候为你们做牛做马,还把工资都贴给了你们家,如今老了,你们舔着脸把他送回来,合着你们光沾光不受累是吗?早干啥去了?早些咋不知道他有家有舍的,现在晚了,拉回去你们管着吧。”他重重地关上了门,把他们挡在了门外。
老大傻眼了。
人家说得没错,但是他是他亲爹,不送给他送给谁?难道让他们哥三去管?不可能,他才不去孝敬他,这算个啥事?
但是他该把表舅放哪里呢?看着紧闭的大门,大儿子第一次觉得他像一个丧家犬一样,丢人现眼,束手无策。
他只好又把他拉回到自己家里,媳妇见状又是一顿讥讽和谩骂,但是她心里非常坚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反正她必须要把他送走,这里不是他的家,无论他为这个家付出过多少,老了都必须回到自己的家里。
没有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