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婆媳之间是天敌,来听听这个民间故事,多嘴婆婆。

民间故事:多嘴婆婆


宋时绍兴府王家能家,有几十亩田地,靠勤劳持家过着富裕的生活。王家能长相一般,却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刘氏,更让王家能骄傲的是,刘氏先后给他生了四个胖小子。


本来,王家能还希望刘氏给自己再添一两个女儿,哪知刘氏生完第四个儿子之后,肚皮再也没有隆起过,她还自嘲地对王家能说:“你看,地已经天干,长不出庄稼了。”


所谓不愁生只怕长,不知不觉,四个儿子都长大成人。王家有的是房屋和家产,他们早就为四个儿子准备好了:修了三处房屋,自己住的那一处,就是幺儿的,一个儿子分多少田地,王家能已经丈量好。


大儿子王向阳生在冬天,刘氏怕冷,故为儿取名向阳。王向阳人老实本分,为人处世从不虚华,到了结婚的年龄,也娶了一个老实本分的姑娘兰兰,二人十分般配。


王向阳很听母亲的话,他认为听话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所以,刘氏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他从不怀疑母亲的话。


初当婆婆的刘氏,欣喜了没几天, 她就觉得怎么看儿媳妇,哪里都看不顺眼,儿媳妇做啥,啥都不对。以前吃饭的时候,王向阳总会喊妈先吃饭,如今喊的是儿媳妇的名字。


更气人的是,明明菜就在儿媳妇跟前,王向阳还偏偏给她夹菜,而自己,儿子再也没给自己夹过菜,真的是有了媳妇忘了娘,这话一点都不假。


儿媳妇喊婆婆,刘氏装耳聋,要理不理,弄得儿媳妇有时候不知道究竟是该喊还是不该喊。


于是,刘氏心里有了不舒服,儿媳妇心里更有委屈,这样的结果,儿媳妇嫁到家里还没有半个月,刘氏便提出分家。


按理说,分家以后,刘氏该无话可说了,但是,她的话却越来越多了。


她逢人便说儿媳妇人老实,饭量大,不会安排,就像一个桐油灯芯,拨一下亮一下。更说她没有家教,连喊她都不喊。


有好事者又把话添油加醋地传到了儿媳妇那里,这让儿媳妇更加不好和刘氏相处。儿媳妇有心想把这些告诉丈夫,奈何丈夫太本分,也不能说出个什么道理来,反而让他难堪,还不如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让自己承受下所有的委屈算了。


刘氏见到乡里乡亲的,别人一开口就问她家的事,她也便毫无保留地讲给别人听,她特别受讲的,就是他的儿媳妇。一旦她一走开,也有眼睛雪亮的乡亲,说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家里有那么好的儿媳妇,却不好好地珍惜。


王家老二生在秋天,王家能为他取名王慕秋,说秋天最好,果实累累。可是老二,最爱偷奸耍滑,油腔滑调,不好好做事。


说也奇怪,他这样的人,讨的老婆还非常的漂亮,真的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刘氏见老二娶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媳妇,开心得嘴都合不拢。但她只高兴了三天,就听到儿媳妇骂儿子的声音,而且声音出奇的大,生害怕她这个婆婆听不到一样。


刘氏敢替儿子说一句话,二儿媳妇就会对她大声吼叫,说都是她娇生惯养的,她养的儿子才会这么懒。其实,二儿媳妇只是长得好看,也是一个懒大王,她什么事都让刘慕秋帮她做,但恰恰是,她也遇到了一个比她还要懒的懒大王。


没等到七天,刘氏便与老二王慕秋分了家。幸好他们的住处还离得有一段距离,不然,刘氏一定会听到烦,听到怕,因为,二儿媳妇每天都要骂王慕秋,并且还要骂娘。


自己的儿子就这样,如果惹恼了二儿媳妇,不跟着儿子的话,那以后咋办呢?


相比较二儿媳妇而言,大儿媳妇简直就太好了,可惜以前不怎么待见她,刘氏则主动向大儿媳妇示好,一见到大儿媳妇她就说二儿媳妇有多么的凶恶,不但骂她的儿子,还骂自己和老伴。


大儿媳妇怕惹麻烦上身,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出,对婆婆给她讲的话全部烂到了肚子里。


可是,好事的长舌妇多的是,她们不嫌事多,见到刘氏便说她好有福气,娶了一个那么漂亮的二儿媳妇。


其实,她们天天都听到二儿媳妇骂老公,她们故意夸二儿媳妇,就是要弄出话引子来,看刘氏怎么说,也就是想看她的笑话。


果然,刘氏中计,把她对二儿媳妇的不满全部说了出来,有的人还对她进行了安慰,这让刘氏更加地说得起劲。


很显然,她说了什么,那些话更会添油加醋地说到了二儿媳妇的耳朵里。二儿媳妇可不是那么好惹的,先把丈夫劈头盖脸地大骂了一通,然后又亲自上门找刘氏理论,搞得刘氏里外不是人。


她多么希望二儿子能给他老婆一个教训,好不容易看到二儿子的到来,她故意假装哭哭啼啼,想得到儿子的同情,结果,她被二儿子一顿吼,这一下,刘氏倒真的伤心地哭起来了。


从此,刘氏不敢惹二儿媳妇,再也不敢与别人在背后说二儿媳妇的长短了。


到老三结婚的时候,刘氏专为他挑选了一个出身穷苦的女孩子,女孩子说不上很美,但绝对的温柔听话。老三生在春天,王家能为其取名王永春,希望他永远充满希望与活力。


三儿媳妇真的太柔弱,不但对王永春唯唯诺诺,而且对婆婆刘氏更是唯唯诺诺。三儿媳妇在娘家的时候就受过父母的教育,让她在发财人家要低调,要会活人,娘家没有背景,不能为其撑腰。


三儿媳妇的父母肯定知道刘氏的为人,他们要让女儿顺从听话。


三儿媳妇从小生活在穷苦之中,很珍惜嫁进了王家能过上好日子,再也不会挨冻受饿。所以,她不但勤快 ,还不会多言多语,她听丈夫的话也听婆婆的话,她是刘氏唯一在众人面前没有说过一句坏话的儿媳妇。


如果不是马上要给幺儿娶媳妇儿,刘氏还真舍不得与三媳妇分家。老幺是在夏天生的,叫作王火火。王火火天生聪慧,成绩优异,中了榜,当了知府大人。


刘氏与老三分家,还是四儿媳妇出的主意,说两个老人在一边生活,谁都没有意见,跟了谁,另两家都有话说,因为王家能夫妇身体很好,还可以做很多事。


四儿媳妇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知书达理,说话中听又有道理,刘氏听了,不得不点头道好。


刘氏俨然成了人生大赢家,整日喜滋滋的。不过,她依然喜欢说大儿媳妇,因为老二她不敢说,老三是她真心喜欢的,老四是官夫人,不在身边。


刘氏除了说大儿媳外,就是喜欢说四儿媳妇,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四儿媳是知府夫人,四儿媳妇简直成了刘氏的骄傲。


大儿媳妇依旧忍受着委屈,即使有人告诉她刘氏还在背后说她的坏话,但她依旧保持沉默,不做任何的分辩。


就这样,王家能与刘氏活到七十多岁,早就儿孙满堂了。有一天晚上,老两口商量着秘密,原来,他们私下还有一大笔存银,还有一对玉观音。这是他们留的后路,防止老的时候无人照管。


如今,老四做官,给王家争了颜面,他们想把这些交给四儿媳妇。王家能说给三儿媳妇一些,被刘氏阻拦,说三儿媳妇本就是穷人家,嫁到王家来主享福已经对得起她了。


他们从心里看不起三儿媳妇,对三儿媳妇对他们的问候与照顾,当成了理所当然,感觉是在给她面子一样。


就在他们准备把存银和玉观音交给老四的前一天,刘氏脚下一滑,滚倒在地,把腿弄折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然后需要人服侍。


刘氏肥胖,王家能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么有力气了,只得让儿子和儿媳妇来帮忙。


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倒愿意来帮忙,大儿媳妇终于当着刘氏的面把这么多年所受的委屈全给说了出来,气得刘氏觉得大儿媳妇不是在给她帮助,而是在笑话她,教训她。


她不知道的是,老实人一旦发起火来,那也是很吓人的。谁叫她老是背后说大儿媳妇不好听的,一说就是几十年。


其实,刘氏最想四儿媳来帮她,她感觉到有面子,于是差人给王火火送去了信。四儿媳妇碍着官人的面,只得硬着头皮回来。


刘氏见着四儿媳妇回来,高兴异常,谁知道她握着鼻子在刘氏床前转了一圈就出去了,她命令两个丫环给刘氏洗身子。丫环见主人对老太婆有轻视之意,当然对刘氏也没有那么客气,弄得刘氏生疼而不敢叫唤。


至于二儿媳妇,刘氏有自知之明,她是不可能为她服务的,包括她的二儿子,儿子唯老婆的话当命令,已经不是昔日的心肝宝贝了。


最后,还是刘氏最看不起的三儿媳妇,待她犹如亲生母亲一样地服侍,让她惭愧让她羞。平时嘴说得再好,在危难的时候,才会真正见一个人的真情。


刘氏在临终前,拉着三儿媳妇的手说:“我本没有坏意,也希望你们好,但我管不住我这张嘴,得罪了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四儿媳妇,实在是惭愧,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当个好婆婆。”


老两口死后,三儿媳妇家突然富得流油,比老四还要发财。老二两口子依旧好吃懒做,越来越穷,他们的孩子也很彪悍,更不知道将来她的儿媳妇又将如何对待她。


大儿媳妇,家境也越来越好,只是她也像刘氏当年一样,喜欢背后说儿媳妇的坏话。四儿媳妇,因为收受了贿赂牵连到王火火,最后王火火的命是保住了,却从此削职为民,永不再为官。

发表于:2023-05-05 15:13
4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