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来自中国诗词大会公众号。

《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期:走进诗词中的春夏秋冬



《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期带我们走进诗词中的“寒暑”,共同探秘诗词中的四时之美、触摸人生中的时序之变、体悟万物中的奇妙之蕴。 “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本期主题“寒暑”,以绮丽的诗词描摹四季的变化,蕴含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中国古代的先民就认识到寒暑变化的节律,并划分了二十四节气,千百年来应时而起、应时而动、应时而生、应时而隐,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用智慧创造生产与生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节目中以诗词中的四季观照精彩纷呈的人生与心境。春,既有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感伤,亦有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欢喜;夏,是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也是白居易“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艰辛;秋,是盛满李白“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思念,也洋溢着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爽;冬,有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的凄寒,也有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机。恰如康震老师所说:“天地寒暑、世间冷暖,尽在人心。眼见的都是最好的季节,都是我们最需要的寒暑。” 千年珍馐获新生 中华文化同传承 二十四节气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厚重的民族节日风俗,也延绵着独特的中华美食文化。 本期节目以一个穿越千年的唐朝“饺子”为引,沉浸式情景复原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一组彩绘劳动泥人俑,现场演绎唐代妇女舂粮、簸糠、推磨、擀面、烙饼的欢快场景,“民以食为天”,讲述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生产的劳动智慧,展示古西域和中原美食的文化交融,赞颂令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灿烂文明。 “冬至饺子夏至面”是千百年来中国民间养生饮食的习俗,本期外景共答题目环节中,康震老师将复刻风靡唐朝的传统消夏鸡丝凉面“槐叶冷淘”,诗圣杜甫更是曾为此赋诗:“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一碗简单的凉面,代表着千古诗人的钟爱、散发着传统美味的清香、见证着中华文化的传承。 诗画合璧绘新景 人生自得写诗意 诗意,是绵雨霏霏时泛舟西湖,是微风习习时萤火相伴,是鸟雀相鸣时围炉烹茶;诗意,是历经万千风浪后的宁静自得,是奔赴星辰大海时的满径芬芳,是渗透柴米油盐中的生活欢喜。诗意,不仅是一幅美好景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本期节目“画中有诗”环节,一犬、一屋、一人,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骏马、苍鹰、猎犬,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犬吠、鸡鸣、桑树,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桃花、溪水、犬吠,是“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三两元素搭配,几笔浓淡勾勒,即为我们呈现出诗词中的四季风光,生活诗意跃然“布”上。 诗词中流淌着祖国山河的壮丽风光,也凝聚着平凡大众的真诚热爱。本期外景共答题环节中,杨雨老师带我们走进丰收时节的广西龙脊梯田,徜徉漫山铺金的层层梯田,感受繁忙收获的劳动喜悦,抒发八桂大地的幸福乐章; 千人千问环节中,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的返乡创业青年宋永存通过当地的优质大米,向我们展示出内蒙草原的绿色风光、乡村振兴的奋进步伐和青春奋斗的闪亮担当。 本期民间出题人环节,雪雕手艺人范京锐用雪雕的形式创作心目中的诗词,璀璨优美的诗词韵律与巧夺天工的冰雪景观汇成一段“诗雪奇缘”,传承着哈尔滨熠熠生辉的文化底蕴,也见证着无数人热忱奔腾的冰雪热爱;金丝珐琅画传承人郭巍以活态传承的方式,让跨越元明清三代、传承六百余年的掐丝珐琅工艺与诗词“对话”,使“国潮”在新时代绽放出独特光彩。 “邂逅两相逢,别来间寒暑”。因为诗词,“寒暑”不再是无言的时间流逝,而是春夏秋冬轮替中人生心境的生动写照。正如杨雨老师所说:“诗词让我们从喧嚣中沉静下来,聆听惊蛰时分的春雷滚滚;感受芒种时节的耕稼繁忙,欣赏秋天的明月如霜,迎接冬天的雪花飘落。希望我们在寒暑四季当中的每一次邂逅相逢都能够成为最珍贵的记忆,让我们始终凝聚在一起,听苦难冰消,看幸福花开!” 我们一起看节目 诚邀守在屏幕前收看节目的你,同步上传观看节目的照片,与我们“共赴诗意之约”。 《画中有诗》前传 每期节目前,康老师会预先在某种材质上画好一个关键元素,延展出的主题答案在正片中揭秘! 康震老师的绘画题目,美轮美奂,诗意盎然。热爱绘画的你,是不是也心动手痒了呢?快来拿起画笔,根据康老师的线索主题,创作独属于你的诗意画作。赶快锁定每晚20点整CCTV综合频道。与您一起探索诗词。重播时间。CCTV10科教频道。21点42分。

发表于:2023-01-28 18:06
0个回复
  • 消灭零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