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凡“心灯”领航

同化
笑着说爱让人疯狂,哭着说爱让人紧张,忘不了那个人就投降。

聚焦武汉市盲童学校“三生教育”创新实践


编者按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特殊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支持”到“办好”,再到“普惠”,展现了*办好特殊教育的决心。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 ”这曲阿卡贝拉版《国家》由武汉市盲童学校(简称武汉盲校)的孩子们深情演唱,朗朗童声,暖暖童心,追光逐梦飞跃人生海洋。


武汉盲校创办于1919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的公办专门盲人学校,积蕴百年芳华,凝聚教育智慧,彰显大城温度。作为中国视障教育领域最早的一批探路者,学校充分发挥在全国视障教育格局中的领航作用,创新实践“三生教育”,牢记“为视障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基”的新时代使命,积极构建康复教育、职业教育、艺体教育和环境教育四大品牌。武汉盲校主持研究的省级重点课题《综合艺术治疗提升视力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探索与研究》硕果累累,其中由学校首创的戏剧治疗之“心灯”正在积极筹备中,将在全省公演。武汉盲校人用思与行、鼓与呼,点燃一盏盏“心灯”传递新时代特殊教育理念,让特殊教育之光照亮数万名盲童前行之路。


01


根植“三生教育”,


让特殊的事业成就教育公平


习于智长,优与心成。教育是 改变残疾人命运的最好途径。武汉盲校的“三生教育”,是指通过特殊教育的力量,使视障学生接受生 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 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校党支部*、校长姜望国带领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时指出:武汉盲校是一所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特殊教育学校。我们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武汉盲校目前有近200名视障学生,他们均住校学习、生活,长期远离家庭和亲人,其中还有不少身体多重残疾,生活、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心理上需要帮扶的对象。 如何培养盲生适应社会的各项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必备关键素养?


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 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班子成员带头干,全校师生加油干,不断深化“红色引擎工程”, 激活“红色细胞”,开办“盲校讲坛”、开展“课程思政”、组织 “特色活动”等。学校坚持“三个建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 — — “党员妈妈”,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十佳党建案例”。


“党员妈妈”党建品牌经过三年的积淀,从一对一开展“三一” 项目定向帮扶 “ 困难学生” — — 至少每周开展1次交流,每月开展1次沟通或家访,每学期与其一起生活1天,到帮扶“心理和学习双困学生”,2022年已经提质升级到3.0阶段,建立“心灯艺术治疗工作室”,将“三生教育” 理念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党员妈妈”系列活动通过无微不至的长期关爱、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了家庭、学校、社会志愿者之间的联系,助力盲生成长,取得了良好社会影响力,探索并创新具有盲校特色的党建品牌和发展路径,为营造教育公平环境彰显武汉盲校担当。


未来几年,学校将加快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融合教育,让特殊孩子能更多、更快地回归社会生活的主流;第二,康复教育,让特殊孩子能更好地得到身心康复教育,为未来生存、生活奠基;第三,职业教育,让特殊孩子能更多、更好地掌握自主生活的技能。


盲校人不忘初心,相信在新时代,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特殊教育的发展将会更加美好。


02


涵养“三生教育”,


让特殊的生命绽放别样精彩


以人为本,教育为民。每个盲生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生理的缺陷,亲情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失给不少盲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这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进融合教育、提升支撑能力”“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顶层设计优化兴校之策,成为提升融合教育的核动力。武汉盲校致力于建设洪山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打造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打造高清度的教书育人环境;打造高效能的社会服务体系。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主要由其教育对 象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对全校学 生进行测评分析,调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需求,基于盲校特色“阳光”课程及德育新体系建设工程、视力心理康复一体化康复教育新模式构建、盲校“双减”阳光教育新方案实施,因生制宜,一班一策、一科一策,真正将“三生教育”落到实处,惠及到每个盲生。


“青蓝工程”规范师徒结对,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途径。教学中心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了《武汉市盲童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武汉市盲童学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武汉盲校一直致力于打造“阳光”教师队伍,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党员名师带动教育科研,成为锻造康复教育的催化剂。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带动全体教师潜心科研,2022年度发表或获奖论文18篇,在研个人课题6个,省级课题《综合艺术治疗提升视觉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开展。同时,学校通过“名师工作室”发挥党员名师引领作用:“张龙工作室”着力“综合艺术治疗”,引领视障心理康复教育;“刘飞工作室”着力“低视力康复”,引领视觉康复教育。


艺体教育开展体艺活动,成为 涵养素质教育的试验田。以“六点天使,筑梦飞翔”体艺特色项目为中心,朝着“2+x”目标,从声乐到器乐,从民族到西洋,从艺术到体育,覆盖面广,分梯队开设各类课程16门,通过系统课程提升了盲生体艺水平与艺术素养。借各级残联赛事东风,助力盲生艺体发展。“六点天使艺术团”开拓创新持续发展,屡获大奖:阿卡贝拉版《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获得TSP 国际公开赛合唱组金奖第一名,并受邀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演出;《貂蝉叙事》荣获第十届全国残疾人汇演器乐类金奖,并在湖北省红十字会、湖北省“助残日”等多个活动中展演。“花样跳绳队”在全运会上绚丽登场。“盲校田径队”在省残运会上历史突破,摘金戴银:7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8金4银3铜。


学校培养了一批“阳光”自强人才:毕业生中,陆续有人做了音乐人,有人当了器乐老师。学校“六点天使”陶笛乐团斩获第三届亚洲陶笛邀请赛两项银奖;毕业生吴迪携主打歌《听风》登上呼伦贝尔旅游节;学生万语谦言勇夺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 动总决赛小学组冠军 ……近十年来,更是有97名学生先后考入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


学校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教师:张龙老师被授予“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教师”、“湖北省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作为省特级教师,刘飞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青年教师李娜被选为湖北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赵文胜老师获评第七届全运会“优秀教练员”。


03


融合“三生教育”,


让特殊的教育传递城市温度


学以致用,回报社会。融合,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温度。特殊教育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更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改善盲生终身的生活环境。


在职业教育培养方面,成果显著。学校开展按摩职业教育已四十多年,“中医康复保健”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一张优质名片,是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三种状态之基。针对中职盲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学校将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注重中职盲生核心素养培养。 


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是国家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发展特殊教育成为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级*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关注。


在校企合作共赢方面,生命力强。学校通过门诊了解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为市场提供需要的人才。实现门诊和学校一体化,学校门诊既是学生落实实训的基地,作为医保定点单位,也是学校发挥社会功能,对周边居民普及养生知识,推动健康生活的服务窗口。实现服务与育人同提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提升社会贡献方面,口碑良好。学校以服务残疾人就业、推进医疗保健事业为宗旨,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根据近两年学校开展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均保持在100%。升学班的20名学生也全部分别考入长春大学、滨州医学院以及河南针灸推拿学院。武汉盲校“社区行 · 送健康”志愿服务项目是“善为”志愿服务队的按摩保健服务分队承担的,由校中职学生组成。视障学生传递爱,尽已所能,回馈社会。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对各项资助工作的要求,以“应助尽助” 为工作原则,努力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资助工作给予的温暖。学校中职学段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全部免学费,同时根据武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发的资助指南和学生上交的困难材料,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同学申报中职助学金,2022年度春季中职国家助学金受助人数为47人,受助金额为4.7万。秋季受助人数为50人,受助金额为5万。


戏剧治疗之“心灯”将于2023年全省公演,通过艺术戏剧治疗公益展演的形式将讲述一系列扶残助残故事,积极助推残健融合;同时展现艺术治疗的魅力,用聆听感受节奏音律,用触摸感知百态参差。同时向社会推广课题教学研究成果。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武汉盲校通过“生命有质量、生存有能力、生活有品味”的“三生教育”,让盲生们在学校习得生存技巧和能力,在社会上得到发展,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武汉盲校人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让盲孩子们能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城市的温度接续奋斗。 


原载于《武汉宣传》2022年第23期

发表于:2023-01-12 09:03
2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