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个叫婆县的地方,那儿自古产鸭,周边山村里,漫山遍野跑着大肥鸭。山野中有位姓王的画家,精于丹青笔墨,而独一门的功夫,就是画鸭。在他笔下,一只只鸭子栩栩如生,神态不一,观者都拍案叫绝。
名气大了,自然就有人要来拜师。王老先生也不藏私,凡是他觉得有天赋的,都会收入门下。这年刚开春,他却碰上一桩烦心事:城里一位与他交好的赵姓富商,也想让自家娃儿跟着他学画。碍于情面,王老先生只能答应。
虽收下赵小娃为徒,王老先生却不喜欢他,觉得这样的富家子弟,娇生惯养的,下不了苦功夫,能学出个什么名堂来?可平白无故赶人走,总归欠点礼数,他思来想去,想出个办法来。他把赵小娃叫到跟前,说:“你既然拜我为师了,就得按着我这儿的规矩,用心学画。每三个月,我都会考查一次,如果你作的画不能使我满意,就请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赵小娃并没把这话当回事,满不在乎地答应下来。他没想到的是,王老先生教人作画是极具特色的。他从不主动上课,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乡野间观察鸭子的神态、动作,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向他请教,他才会耐心讲解。这就需要学生有自觉性,才能学得到东西。
赵小娃哪里晓得这个道理?一听不用上课,他就高兴得不得了。他虽是富家子弟,可父亲管得严,现在得了自由,当然是痛痛快快地玩耍了。他整日在乡野间玩耍,见着什么都觉得新奇,不知不觉间,三个月就过去了。
这日,赵小娃正要出门,忽然看见王老先生在检查一位师兄作的画,他这才想起考查这件事。他偷偷地躲在一旁,观察着怎样的画才能达到先生的要求。只见王老先生对着桌上的画摇头叹气,说:“你画的这鸭子,徒有其形,不具其神,看着呆头呆脑的。这样的画,随便拉个乡野农夫来都能画得出,真是枉费你在我门下学了这么久的画。从明日起,你还是另寻他路,别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
赵小娃听得冷汗直流,因为这三个月来他什么也没学,自认为画的鸭子还不如这一幅,恐怕是很难过先生这一关了。要是被赶回家去,那还不得被老爹狠狠收拾了?赵小娃苦思冥想该如何混过这一关,别说,想了一晚上,还真被他想出个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办法来。
第二天,赵小娃拿着自己作的画去找王老先生。先生看着画愣了,问道:“你画的鸭子去哪儿了?”原来,这幅画上有山有水,绿树红花,一片山村美景,却独独没有鸭子。
赵小娃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按先生的指导,画鸭要讲究生动活泼,注重写实。春天里鸭群漫山遍野地跑,跑得无影无踪,所以只见空山,不见鸭群。”
王老先生明晓得这是在强词夺理,却不生气,因为他看赵小娃的山水景物画得极好,一看就是下过苦功夫的,而昨日他是故意跟弟子做戏给赵小娃看的。没想到这孩子只用了一晚上就想出这样的应对法子,可见是个头脑灵光的,还有点天赋。于是,王老先生起了爱才之心,他说道:“这次就算你侥幸过关,不过下次考查时,这法子就使不通了,我必须得在画上看见鸭子才行。”
赵小娃连忙答应,心想:凭我的本事,只要肯认认真真地学,三个月的时间,应该也能学得有模有样才对!
哪晓得,还是把事儿想简单了。赵小娃本来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学画,可春去夏至,烈日炎炎,山野间的土块都被烧灼得烫人脚。赵小娃一个富家子弟,哪里受得这样的苦?他整日待在房子里摇蒲扇乘凉,不肯踏出房门一步。本想着等天气凉快些再出门画鸭子去,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到了要考查画作的前一天,赵小娃心急如焚,这三个月时光他又白白度过,画鸭的技术没有半点长进,这次又该怎么对付过去呢?他看着在池塘里玩水的鸭子,眼睛渐渐发亮:他又想到办法了!
等王老先生再拿到赵小娃的画时,忍不住拍了拍赵小娃的脑袋,笑骂道:“你啊你,就会想这种鬼主意!”
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幅鸭群戏水图,可画上的池塘中,荷花这些景物倒是清晰可见,唯独鸭群却在最远处,只能看见几个小白点。赵小娃这是用了近大远小的办法,故意不去细致地画鸭子呢!
王老先生摸了摸胡子,对赵小娃说道:“上次我对你说,画上必须得看见鸭子,你是满足了这个要求的,我自然不好怪你。不过这样偷奸耍滑的办法,下次不许再用了。三个月后,你交过来的画,不仅得有鸭子,还必须看得清楚!”
再一次蒙混过关,使赵小娃得意起来,自认为聪明绝顶,便不急着去学画鸭了。再加上现在正当秋季,鸭子长了秋膘,养得白白胖胖的,附近人家把肥鸭杀了,做出各种美味佳肴来。赵小娃每天吃了张家吃李家,嘴巴片刻都不得闲。
不知不觉间,离考查画作的日子只剩一个月了,赵小娃终于醒悟过来,赶忙买了几只鸭子放到屋中,认真观察,仔细描摹。他本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哪怕临阵磨枪,也能取得好成绩,没想到真正开始学画鸭了,才发现不易。他一连画了半个多月,画出的鸭子都呆头呆脑的,没有半点长进。
眼见又是交画作的日子了,赵小娃急火攻心,却想不出应对的办法。这天夜里,夜深人静时,赵小娃住的屋子竟然燃起了大火,幸好在大家的帮助下,火势很快就被控制下来,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这事当然也惊动了王老先生,他让人把赵小娃找来,有些失望地问:“这场大火一烧,是不是把你本该交给我看的画也给烧了呢?”
先生还以为赵小娃是故意烧了自己的屋子,想借此蒙混过关。没想到,赵小娃拿出一幅画来,说:“禀告先生,屋子里其他东西烧了,还好我把画抢出来了……”
王老先生看看赵小娃被熏黑的鼻头和脸颊,打开了画卷,一看,忍俊不禁:“怎么,刚才屋里着火,把你画的大白鸭都烤熟了?”
旁边围观的孩子们凑上来一看,也哄然大笑。
赵小娃羞得把脸埋得很低,不敢见人。他不得不对王老先生坦白:最近天天吃鸭宴,他能画出来的,也就是一只烤鸭了。
赵小娃以为这次先生一定会光火了,王老先生却笑着摸摸他的脑袋,说:“你呀,还晓得从火场里抢出画作,说明你心里还是在意画画这件事的,这就对喽……”说着,先生大笑着走开了。
还别说,这以后赵小娃像换了个人,再不敢偷懒懈怠,每日早出晚归,去观察大白鸭的行动神态,认真描摹。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终于正儿八经地交出了一幅令王老先生满意的画作。
目录
從前有个叫婆县的地方,那儿自古产鸭,周边山村里,漫山遍野跑着大肥鸭。山野中有位姓王的画家,精于丹青笔墨,而独一门的功夫,就是画鸭。在他笔下,一只只鸭子栩栩如生,神态不一,观者都拍案叫绝。
名气大了,自然就有人要来拜师。王老先生也不藏私,凡是他觉得有天赋的,都会收入门下。这年刚开春,他却碰上一桩烦心事:城里一位与他交好的赵姓富商,也想让自家娃儿跟着他学画。碍于情面,王老先生只能答应。
虽收下赵小娃为徒,王老先生却不喜欢他,觉得这样的富家子弟,娇生惯养的,下不了苦功夫,能学出个什么名堂来?可平白无故赶人走,总归欠点礼数,他思来想去,想出个办法来。他把赵小娃叫到跟前,说:“你既然拜我为师了,就得按着我这儿的规矩,用心学画。每三个月,我都会考查一次,如果你作的画不能使我满意,就请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赵小娃并没把这话当回事,满不在乎地答应下来。他没想到的是,王老先生教人作画是极具特色的。他从不主动上课,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乡野间观察鸭子的神态、动作,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向他请教,他才会耐心讲解。这就需要学生有自觉性,才能学得到东西。
赵小娃哪里晓得这个道理?一听不用上课,他就高兴得不得了。他虽是富家子弟,可父亲管得严,现在得了自由,当然是痛痛快快地玩耍了。他整日在乡野间玩耍,见着什么都觉得新奇,不知不觉间,三个月就过去了。
这日,赵小娃正要出门,忽然看见王老先生在检查一位师兄作的画,他这才想起考查这件事。他偷偷地躲在一旁,观察着怎样的画才能达到先生的要求。只见王老先生对着桌上的画摇头叹气,说:“你画的这鸭子,徒有其形,不具其神,看着呆头呆脑的。这样的画,随便拉个乡野农夫来都能画得出,真是枉费你在我门下学了这么久的画。从明日起,你还是另寻他路,别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
赵小娃听得冷汗直流,因为这三个月来他什么也没学,自认为画的鸭子还不如这一幅,恐怕是很难过先生这一关了。要是被赶回家去,那还不得被老爹狠狠收拾了?赵小娃苦思冥想该如何混过这一关,别说,想了一晚上,还真被他想出个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办法来。
第二天,赵小娃拿着自己作的画去找王老先生。先生看着画愣了,问道:“你画的鸭子去哪儿了?”原来,这幅画上有山有水,绿树红花,一片山村美景,却独独没有鸭子。
赵小娃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按先生的指导,画鸭要讲究生动活泼,注重写实。春天里鸭群漫山遍野地跑,跑得无影无踪,所以只见空山,不见鸭群。”
王老先生明晓得这是在强词夺理,却不生气,因为他看赵小娃的山水景物画得极好,一看就是下过苦功夫的,而昨日他是故意跟弟子做戏给赵小娃看的。没想到这孩子只用了一晚上就想出这样的应对法子,可见是个头脑灵光的,还有点天赋。于是,王老先生起了爱才之心,他说道:“这次就算你侥幸过关,不过下次考查时,这法子就使不通了,我必须得在画上看见鸭子才行。”
赵小娃连忙答应,心想:凭我的本事,只要肯认认真真地学,三个月的时间,应该也能学得有模有样才对!
哪晓得,还是把事儿想简单了。赵小娃本来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学画,可春去夏至,烈日炎炎,山野间的土块都被烧灼得烫人脚。赵小娃一个富家子弟,哪里受得这样的苦?他整日待在房子里摇蒲扇乘凉,不肯踏出房门一步。本想着等天气凉快些再出门画鸭子去,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到了要考查画作的前一天,赵小娃心急如焚,这三个月时光他又白白度过,画鸭的技术没有半点长进,这次又该怎么对付过去呢?他看着在池塘里玩水的鸭子,眼睛渐渐发亮:他又想到办法了!
等王老先生再拿到赵小娃的画时,忍不住拍了拍赵小娃的脑袋,笑骂道:“你啊你,就会想这种鬼主意!”
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幅鸭群戏水图,可画上的池塘中,荷花这些景物倒是清晰可见,唯独鸭群却在最远处,只能看见几个小白点。赵小娃这是用了近大远小的办法,故意不去细致地画鸭子呢!
王老先生摸了摸胡子,对赵小娃说道:“上次我对你说,画上必须得看见鸭子,你是满足了这个要求的,我自然不好怪你。不过这样偷奸耍滑的办法,下次不许再用了。三个月后,你交过来的画,不仅得有鸭子,还必须看得清楚!”
再一次蒙混过关,使赵小娃得意起来,自认为聪明绝顶,便不急着去学画鸭了。再加上现在正当秋季,鸭子长了秋膘,养得白白胖胖的,附近人家把肥鸭杀了,做出各种美味佳肴来。赵小娃每天吃了张家吃李家,嘴巴片刻都不得闲。
不知不觉间,离考查画作的日子只剩一个月了,赵小娃终于醒悟过来,赶忙买了几只鸭子放到屋中,认真观察,仔细描摹。他本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哪怕临阵磨枪,也能取得好成绩,没想到真正开始学画鸭了,才发现不易。他一连画了半个多月,画出的鸭子都呆头呆脑的,没有半点长进。
眼见又是交画作的日子了,赵小娃急火攻心,却想不出应对的办法。这天夜里,夜深人静时,赵小娃住的屋子竟然燃起了大火,幸好在大家的帮助下,火势很快就被控制下来,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这事当然也惊动了王老先生,他让人把赵小娃找来,有些失望地问:“这场大火一烧,是不是把你本该交给我看的画也给烧了呢?”
先生还以为赵小娃是故意烧了自己的屋子,想借此蒙混过关。没想到,赵小娃拿出一幅画来,说:“禀告先生,屋子里其他东西烧了,还好我把画抢出来了……”
王老先生看看赵小娃被熏黑的鼻头和脸颊,打开了画卷,一看,忍俊不禁:“怎么,刚才屋里着火,把你画的大白鸭都烤熟了?”
旁边围观的孩子们凑上来一看,也哄然大笑。
赵小娃羞得把脸埋得很低,不敢见人。他不得不对王老先生坦白:最近天天吃鸭宴,他能画出来的,也就是一只烤鸭了。
赵小娃以为这次先生一定会光火了,王老先生却笑着摸摸他的脑袋,说:“你呀,还晓得从火场里抢出画作,说明你心里还是在意画画这件事的,这就对喽……”说着,先生大笑着走开了。
还别说,这以后赵小娃像换了个人,再不敢偷懒懈怠,每日早出晚归,去观察大白鸭的行动神态,认真描摹。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终于正儿八经地交出了一幅令王老先生满意的画作。